6月21日,洞庭湖畔,鱼米水乡。湘滨镇以“粽”为媒,邀请各界600多名乡贤乡友回家,共证商会成立、共享特色美食、共承非遗文化、共度团圆端午、起航乡村振兴新征程。
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晓英宣布活动开幕,县委书记李镇江发表讲话,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淼等领导出席活动,镇党委书记焦志勇致辞,现场特邀新化县县委副书记、县长左志峰等领导嘉宾共同见证。




早上7:00,湘滨镇和平闸美食一条街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和欢笑声,点燃了这条街道久违的烟火气。街道两边人头攒动,美食飘香。100多个美食摊点特色各异,现场制作糖油粑粑、蒿子粑粑、藕丸、水果捞,现炸小龙虾、臭干子、麻辣烫、烧烤,现场煎煮姜盐茶、水果茶、奶茶,现销莲蓬、藕尖、等怀旧小吃、特色果蔬、甜品果饮应有尽有······
最吸引人的莫过于,集镇入口处那飘香的软糯紫米玉粽了,原来和湘园、年年福的糕点大师正在现场蒸粽子、做包子,摊位前人头攒动,一眼望去队伍老远。
故事巡游·与粽不同
“刚刚妈妈带我去看了故事展演,里面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、八仙过海······他们表演得非常有趣。这些故事真是太棒了!”在洞庭集中建房点,刚看完故事会表演的李紫涵小朋友还沉浸在观看演出的快乐中。事实上,今天洞庭集中建房点除了展演了36台白马寺故事会中的传统曲目,还结合端午风俗和此次粽子文化节活动的特点创新增加了《屈原渡江》、《姑嫂情深》、《祭龙头》、《龙舟竞技》等新故事。湘滨白马“龙灯故事会”源于东汉,盛于明清,沿袭至今。他们将民间历史或现代故事中的典型人物、事件演编成一台台精彩绝伦的故事,用“比”的形式吸引观众,在美轮美奂的故事汇中传承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,蕴含着的是不甘人后、力争上游的民族精神。
文艺汇演·风情万粽
政府搭台,村民唱戏。在分会场洞庭围集中建房点,台上是村民大舞台,台下便是民俗大舞台。现场,14个村(社区)的青少年群体、中老年团队、青年文艺爱好者等纷纷来到舞台,或献歌、或斗舞、或武术表演、或说唱戏曲,如《红色童谣》《遥寄屈原》、《少年中国说》《美丽中国》等引起观众一片热烈掌声,40台故事巡游、40个本土表演,激情上演、乐享不断。实力展现了湘滨群众热爱生活、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,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时代下湘滨人民对祖国、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、非遗文化的深厚感情。

龙舟竞演·实力出粽
下午13点,在湖区浓厚的端午龙舟竞赛氛围下,伴随着群众一片欢呼叫喊声战鼓声。来自洞庭、临资的龙舟队伍开始在王家河水域下水竞游,3支龙舟队伍或同起点竞赛、或情歌对唱、或双龙戏珠······翩若游龙、宛如惊鸿,龙舟健儿们以灵活的划板技巧团结协作、互为一体,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别出生面的花式竞赛,整场表演持续整整2个小时。此次表演赛既承端午文化,又扬龙舟精神,充分展现了湖区群众热烈迎接端午,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和谐氛围,堪称今年湖区龙舟花式竞演之最。


湘滨镇举办以粽子文化为代表的端午节日活动,通过搭商会平台扩大朋友圈,摆文化盛宴扩大影响力,设龙舟竞演传民族之精神,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,融合各村社区发展优势,将粽子产业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一种特色模式,打造全链条的产、供、销、消费网络,传承和发展湖湘文化、非遗文化为,推动“三镇四区”建设目标落实落地,也将湘滨发展、乡村振兴推向新的高潮。让更多的群众团结起来共同建设湘滨,让家乡夜晚“亮”起来、人气“聚”起来、集镇“火”起来、产业“旺”起来、环境“美”起来、烟火气“浓”起来。
声明:本文为资讯信息,不代表本站观点;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,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